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成都道一人力资源社保查询网!

您的人事后台保障

人员变动也不慌

医保问题答疑

医保问题整理

成都市医保与重庆市医保转移互认规则
浏览94次
介绍:

       在成渝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医保退休认定手续(以下简称医保退休认定)时予以互认,职工实缴年限重叠的部分不重复计算。

       (一)医保退休认定时,在成渝两地中任一参保地职工实缴年限(不计互认年限,下同),达到当地退休不缴费享受医保待遇规定条件(以下简称年限规定)的,可在达到年限规定的曾参保地中,确定一地办理医保退休认定。

       (二)医保退休认定时,在成渝两地的实际缴费年限均未达到当地年限规定,但成渝两地互认的职工实缴年限合并计算后累计达到 20 年的,应在职工实缴年限最长的曾参保地享受退休后职工医保待遇(实缴年限相同时由参保人自愿选择)。

       (三)在成渝两地的职工实缴年限均未达到当地年限规定的,且成渝两地互认的职工实缴年限合并计算后累计也未达到20 年的,可在职工实缴年限最长的曾参保地(实缴年限相同时由参保人自愿选择),按当地规定补缴至成渝两地互认的职工实缴年限合并计算后累计达到 20 年。

       (四)以统账结合方式参加职工医保的实际缴费年限全部计入职工实缴年限累计计算范围。以单建统筹方式参加职工医保的实际缴费年限,可自愿选择按医保退休认定办理地当地规定补缴与统账结合方式差额后,计入职工实缴年限累计计算范围。

图片1.jpg

基本医疗保险 转移为啥不认 异地累积年限
浏览281次
介绍: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目前是实施的本地统筹政策(在国家的整体医保大框架下,各城市自己征收医保基金,自行设定报销政策,自行调控征收费率与医保报销待遇政策以达到收支平衡)

       目前,国家层面没有出台医保跨统筹区域转移的基金转移政策,医保转移合并的时候没有要求同步转移基金。而医保接受地在接收异地迁入人员后,就会因负担增大从而让本地的医保基金出现欠缺。

       所以,各地在规定医保的退休政策时,也就只能无奈的只认本地实际医保参保年限,而不认可(或少量认同)异地的累积医保参保年限记录。所以,成都规定“只认本地参保年限”

       目前,少数城市签署了互认协议:成德资眉四地互认医保累积年限,四川省本级医保和成都医保互认医保累积年限,重庆市与成都市医保也互认累积年限。四川省已在提出省级统筹的要求,期待后续...


医保转移转入 网上办理
浏览48次
介绍:

成都本地参保医保后

自己手机微信关注“成都医保”公众号,进入后登录,再按下列顺序进入申办

成都医保-便民服务-业务大厅-服务-进入“医保业务办理”模块下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申请”


四川省医保与成都市医保转移互认规则
浏览49次
介绍:

《关于做好成都市与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就业流动相关事项的通知》

                                                 成医保办〔2022〕31 号

       成都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业期间在省本级与成都市之间跨统筹地区流动,并按规定办理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不缴费享受医保待遇手续时,其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视为成都市实际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重叠的部分不重复计算)。

注意:1、文件中的关键词“实际”不包含其他地方转移过去的哦;

          2、重叠的部分不重复计算,也就是说:在重复参保期间只认一边,不会累加计算;


外地居民中断后转入成都参加职工医保
浏览48次
介绍:

       跨统筹地区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关系转入成都市,并在转入前已连续2年(含2年)以上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终止3个月(含)以内接续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可按成都市灵活就业人员统账结合方式的参保缴费标准,一次性补缴中断期间费用;补缴后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的,无待遇享受等待期并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成德资眉医保转移互认的规则
浏览46次
介绍:

第七条 【医保退休地确认】四市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照以下规则,可在四市中确认一地,享受该地退休职工医保待遇。

(一)退休时,在四市中任一城市实际缴费年限(不计互认年限),达到当地退休不缴费享受医保待遇规定条件(以下简称医保退休年限规定)的,可在达到医保退休年限规定的曾参保地中,选择一地享受退休职工医保待遇。

(二)在四市实际缴纳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不含互认),均未达到当地医保退休年限规定的,四市互认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后累计达到 20 年的,在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曾参保地享受退休职工医保待遇(参保时间相同时,优先选择离退休时间最近的参保地)

(三)在四市实际缴纳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不含互认)均未达到当地医保退休年限规定的,且四市互认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后累计未达到 20 年的,可在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曾参保地,补缴至四市互认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后累计达到 20 年。补缴方式按补缴地医保政策执行。无力补缴或不愿意补缴的,可按相关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员工 死亡停保申报
浏览84次
介绍:

一、社保系统申办:

      死亡当月参保缴费后,在社保系统的“停保登记”模块以死亡时间申报停保,点选“其他”即可。

 →  →


二、医保系统申办:

死亡当月参保缴费后,在医保系统的“终止参保”

模块申报终止即可。

图片1.jpg

三、退休人员死亡的:

退休死亡的无需单位申报,提示家属自行前往柜面申办死亡待遇即可。


医保退休 转移合并
浏览87次
介绍:

      目前仅成、德、资、眉,四地联合发文互认,还有四川省本级和成都市联合发文,成都市和重庆市联合发文,互认医保累积年限。其他城市目前均不认同累积参保年限。

       互认规则:1、重复缴费不累计;2、在哪个地区参保年限长就在那个城市去办理医保退休手续;3、办理退休前要进行医保年限的转移合并;4、互认累积医保年限,不算连续参保医保。


死亡待遇申办 提交资料
浏览40次
介绍:

资料包括:死亡医学证明、亲属证明、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和户口本、火化证…...建议将能提供的相关资料都带上。

由直系亲属持资料到“最后参保地”或“退休待遇领取地”的社保局和医保局分别申办死亡待遇拨付。注意他们如果有住院的需要先把医院报销那些弄完再去医保窗口


退休人员医保不足咋办
浏览84次
介绍:

医保参保年限不足的,继续个体以灵活就业参保基本医疗,至满足年限后办理医保退休即可。

养老退休时,医保年限不足的单位参保人员可一次性补足
浏览48次
介绍:

       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参保人员,退休后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未达到我市规定年限、仍需继续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由个人按照个体参保人员参保缴费标准继续缴费至规定年限;或在办理退休手续的同时由个人以上年度个体参保人员缴费标准一次性缴足规定年限,缴费标准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80%×9.5%×应缴月数,一次性缴费后个人账户记账标准按相关规定执行。

       成医保办发〔2019]26号   2019年10月21日施行,有效期五年


医保连续参保满足连续15年,可以不参保了吗
浏览56次
介绍:

       成都医保退休规定为:在我市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连续不间断满15年或累计满20年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继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虽已满足了成都医保的退休条件,但是,从停保到退休这个期间呐?若停保了,这脱保的这个空挡期间发生疾病需要治疗就莫得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了哦!

       2、若是单位职工,劳动合同单位按照法规是必须为在职劳动合同员工参保,不参保就属于违法,一旦后续被员工状告,单位就将面临违法赔偿哦!


医保退休 置标操作
浏览52次
介绍:

行业单位,养老保险在省社保参保的,其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在省上办理完退休手续后,需在医保系统进行“退休置标”,现可以在医保系统的这模块进行申报操作了哦!

图片1.png

异地的医保可以转移到成都吗?
浏览39次
介绍:

自己的异地医保是否应该转移合并?若员工非得要转,都是可以转滴!

办转后:

1、原参保地的医保卡内的门诊费可以转移合并过来,以后门诊即可使用;

2、成都新增参保后及时办转,两边参保时间能连续6个月以上,住院报销就不会受“观察等待期”的限制,即可报销;

3、但是,重要的问题,成都市目前的医保退休政策只认可本地实际参保年限。你得要清楚:你从异地转移过来的医保累计参保年限,实质上莫得毛用哦!(目前仅成、德、资、眉,四地联合发文、还有四川省本级和成都市发文、重庆市和成都市发文,互认医保累积年限;其他城市的都暂不认....)


单位申办 医保退休(趸交)
浏览51次
介绍:

       到达退休年龄当月完成缴费,单位在社保系统申报“退休”,然后陪同退休人员持资料柜面申报退休。

       先在社保局办完养老退休手续,拿到养老退休信息表后,+身份证复印件、《参保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申报表》、《医疗保险待遇享受申报表》一并递交柜面申办一次性趸交补足医保参保年限。

       在医保局操作完成,并生成缴费单,推送税务系统,单位随即提交缴费完成征收,待次日缴费到账后,再前往医保柜面完成医保退休待遇申办。


轻人事

Copyright © 2010-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成都道逸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蜀ICP备20011151号

网站地图技术支持:推来客网络

扫码关注我们

客服微信
微信小程序
抖音
小红书